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外國網友為學好中文“上頭”(中文角)

劉丁銘
2025年07月25日08:5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22
小字號

  俄羅斯女孩伊莎(右)是一名中文系大學生。今年二月,她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了一條“中文挑戰”短視頻,邀請會說簡單中文的父親參與游戲,在挑戰中糾正中文詞語發音。該視頻在抖音上獲得了近五百萬次點贊和近四百萬次轉發。
  伊莎供圖

  您可曾刷到過外國友人拍攝的“中文挑戰”短視頻?——根據圖片內容,借助拼音提示,念出正確的中文詞語發音,完成一道道詞語闖關。最近,這類被外國網友稱作“Chinese challenge”的小游戲受到越來越多海外用戶的關注。

  當越來越多海外用戶為這些挑戰“上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社交媒體平台上的娛樂潮流,更是國際中文傳播與時俱進的一種新可能。中文挑戰之所以能“出圈”,一方面是因為其內容寓教於樂,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傳播渠道上搭了社交媒體的快車。

  首先,學習場景的娛樂化,將人們印象中“最難學”的語言符號轉換成了可視可玩的趣味體驗,有效拉近了外國人與方塊字之間的距離。

  在往常,不管是使用實體教材還是跟著網絡課堂學中文,一般都需要拿出整塊時間,正襟危坐。傳統的學習場景和學習方式,加之拼音聲調、漢字筆畫、語句語法上的難點,讓一些外國人望而卻步。

  而中文挑戰這類小游戲恰好打破了這種學習模式。隻需一部手機,點開相關軟件便可以拍攝一個中文挑戰短視頻,一邊記錄自己練習中文發音的過程,一邊收獲進步的成就感、挑戰成功的喜悅。當漢字及其讀音不再是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點,而是能帶來歡樂的游戲道具,中文認讀提升悄然發生。

  其次,社交媒體的眾創屬性和社交功能,進一步加速了這種“玩兒中學”方式的風靡。

  數據顯示,全球超50億用戶每天活躍在短視頻平台,TikTok等軟件的算法推薦機制,能讓中文挑戰精准觸達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用戶。一名外國博主在發布中文挑戰視頻時配文說:“我們正在嘗試學中文,玩得很開心,不過顯然還得加把勁(笑)在評論裡給我們分享一些建議吧!”不少用戶發布的中文挑戰視頻呈指數級傳播,獲得數百萬次點贊和轉發,並帶動更多人參與討論或跟風挑戰。

  更有意思的是,中文挑戰中的詞語包不僅涉及蔬菜、動物等基礎詞語,還囊括了中國網絡流行語,例如“蹲后續”“你人還怪好嘞”等,幫助外國人學習最新潮、最地道的生活化表達。足可見,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不僅為中文傳播鋪就了新的重要渠道,更因網絡內容與時俱進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教材書面表達”與“實際口語應用”之間的差距。

  將來,短視頻平台和視頻通訊軟件或許可以開發更多中文互動方式。例如當用戶比出“六”的手勢,屏幕上可以彈出中文祝福語“六六大順”,並為外國用戶配上外文注解,使其理解數字在中文裡的文化內涵。

  從毛筆書寫到鍵盤輸入,從課堂教學到日常生活,從紙質教材到數字化游戲,中文傳播的載體不斷變化,但不變的趨勢是“讓人更想接近”。或許在未來,當越來越多外國友人用中文特效記錄生活時,我們會發現:跨越文化的友誼之橋,就藏在這些有趣的日常互動裡。

(責編:李昉、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