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實驗室真實再現極端天氣下屋面積雪環境

2025年07月28日08:48 | 來源:科技日報222
小字號

原標題:實驗室真實再現極端天氣下屋面積雪環境

記者近日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悉,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大跨空間結構風—雨—熱—雪全過程聯合模擬試驗系統”研制成功。該系統的研制成功,為深入揭示大跨空間結構風—雨—熱—雪耦合作用下屋面積雪全過程演變機理提供了全球首個試驗平台,標志著中國冰雪工程研究正式邁入全要素耦合時代。

記者走進哈爾濱工業大學風工程實驗室,一座體育館縮尺模型正承受著極端氣候的考驗。零下15℃的寒風中,人造雪粒被狂風卷成漩渦﹔熱輻射燈陣驟然亮起,模擬正午烈日﹔降雨噴嘴,同步在噴洒冰雨。這正是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大跨空間結構風—雨—熱—雪全過程聯合模擬試驗系統”的日常測試。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范峰介紹,近年來,全球極端冰雪災害頻發,寒冷地區每年遭受不同程度的雪致工程災害,大跨空間結構由於自身特點與應用廣泛性,雪致工程災害后果更為嚴重。

傳統研究如同盲人摸象,現場實測依賴自然條件,數值模擬難解相變機理,風雪試驗無法復現太陽輻射下的積雪消融。因此,如何科學確定復雜形狀屋面的雪荷載,一直是困擾設計人員的難題。

為了能夠清晰認識在風、雨、熱等環境因素影響下,屋面積雪的堆積—消融—結晶—再堆積演變全過程機理,真實再現大跨空間結構屋面積雪環境,團隊打造了這件模擬極端冰雪氣候的利器。

“我們壓縮了自然氣候的時空尺度。”團隊成員張清文副教授指著實時監測屏介紹說,“風雪模塊啟動后,建筑模型屋面逐漸呈現自然堆雪過程﹔熱輻射模塊介入后,屋脊積雪漸成冰水混合物﹔而降雨模塊噴射的過冷水滴撞擊積雪表面,瞬間形成致命冰殼。”

通過各子系統的配合使用,該系統可創造性地解決風、雨、熱、雪多因素條件下,屋面積雪連續累積變化全過程模擬研究的問題,最大程度還原屋面積雪堆積—漂移—消融—結晶—再堆積的周期性變化過程,從而獲取最為真實的大跨屋面雪荷載研究數據。(記者朱虹)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