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啟智潤心 強師報國

——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劉益春

人民網記者 郝孟佳
2025年09月09日17:36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222
小字號

以科學真理為炬至誠報國,以立德樹人為魂開創中國教師教育“U-G-S”新模式,以師者仁心培育兩代師表和科技英才。他扎根教育數十載,於微觀材料與宏大教育天地間,詮釋著“心有大我,強師報國”的赤誠擔當。

“作為部屬師范大學的教師,我們既要潛心教書育人,站好‘三尺講台’,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擔起‘兩代師表’共育重任,又要潛心科研,甘坐‘冷板凳’,瞄准四個‘面向’,將學術追求自覺融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事業中。”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劉益春始終堅守的初心。

潛心研究,矢志科技報國的科學家

讓中國在光電材料領域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是劉益春數十年來潛心科研的不懈追求。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氧化鋅紫外發光研究的學者之一,劉益春帶領團隊在類腦憶阻器、高密度光存儲、特種光電材料等方向取得重大突破。創制非晶氧化物“擴散型”憶阻器,首次在單元器件上完整模擬了人類高級認知規律的“BCM理論”,成為近40年來高階類腦仿生研究的重要進展﹔率先實現室溫光譜燒孔,成功研制高密度全息光存儲器。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劉益春攻克了氧化鋅中氮受主固溶度低、難以形成替位摻雜的科學難題,實現了關鍵材料的國產化替代與應用,成功破解我國特種光電熱控材料領域的“卡脖子”問題。

作為多個項目的第一完成人,劉益春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三次榮獲省部級一等獎。他建立的紫外光發射材料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為先進光電子材料科研創新的重要基地。他帶領團隊獲批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全國重點實驗室,以及兩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為我國寬禁帶氧化物半導體材料科學與技術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敢為人先,革新教師教育的先行者

“師范大學塑造的是‘兩代師表’,在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培養創新型人才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地位”。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背景下,劉益春與時俱進提出“創造的教育”理念,著力培養具有創造的意識、能力與習慣的卓越教師和未來教育家。

為將理念轉化為可持續的課堂實踐,劉益春推出“新生研討課”。“我們邀請學科領軍教授為大一學生開設44門名師名課﹔建設608個‘創造的教育’示范課堂,覆蓋全校所有二級教學單位,實現了從‘知識形態’向‘問題形態’‘方法形態’至‘教育形態’的跨越。”

同時,劉益春創造性地提出“U-G-S(大學—政府—學校)教師教育新模式”和“指向創造力的卓越教師培養模式”,破解了“師范生教育實習難、大學教師教育隊伍專業發展難、中小學教師職后培訓難”三大難題,實現“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協同聯動,相關成果先后榮獲2014年、2022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先進經驗被寫入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為更廣泛推動鄉村學校和基層教師隊伍建設,劉益春與團隊還將課程改革成果轉化為教材、案例與在線資源。目前,東師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已涵蓋16個省、49個實驗區、237所中小學,近萬名鄉村教師通過實驗區進入東北師大培訓提升,更多偏遠地區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有力推動了中國基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啟智潤心,拔尖創新人才的筑夢人

高精尖科學研究往往需要多學科協同攻關。作為團隊“領頭人”,劉益春把方向、求創新、育英才、帶團隊、匯資源,孜孜不倦地鼓勵和支持青年人才與學生成長。

在劉益春的感召下,團隊凝聚了一批志同道合、矢志報國的青年科學家,許多人放棄國外發展機會毅然回國,在光電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劉益春還鼓勵年輕人探索科研“無人區”,在紫外光存儲、紫外光調控等方面產出一批具有變革性的創新成果。團隊中涌現出國家級科技領軍人才、國家級教學名師等十余位優秀教師典型,培養的學生獲評“全國最美大學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寶鋼優秀學生特等獎”等多項榮譽。

在教學中,劉益春積極推動以高質量科研成果帶動高水平教學,近年來帶領團隊轉化產出教學案例15個,出版高水平教材2部,建設大學物理實驗典型虛擬教研室和3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劉益春特別注重科教融合協同育人,不斷拓展師范大學創新人才培養平台,設立校所合作的“黃昆英才班”和“嚴濟慈物理學英才班”,建立的“陸家羲數學物理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自2007年以來,劉益春在創建的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學位點上已培養七百余名碩士、博士,其中大多數人已在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中成長為骨干力量,展現出東師拔尖人才的創新活力。

從科研實驗室到三尺講台,劉益春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踐行著科教報國的初心與使命。“未來,我將繼續扎根東北大地,不懈奮斗,為科技強國、教育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李昉、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