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職業“上新” 發展“向新”

2025年09月11日08:42 | 來源:光明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原標題:職業“上新” 發展“向新”

“我們烤串兒師傅現在職業‘轉正’了,有了洋氣的新名頭——燒烤料理師!”“聽聽咖啡加工工這個名字是不是充滿了技術含量,感覺咖啡產業‘升咖’了”“無人機在空中飛少不了空中調度員,准確地說,我們現在是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日前,人社部發布17個新職業、42個新工種,不少從業者直呼“有了官方認証,腰杆挺得更直了,更有歸屬感了”,相關話題更是頻頻登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

事實上,這並不是新職業第一次“刷屏”。算上最新發布的這批,2019年以來,人社部已發布七批新職業,且每次發布的新職業都自帶流量,人們或驚呼原來還有這麼個職業,或好奇這個職業具體做些什麼,或感嘆自己從事的工作終於有了官方“蓋戳”,行業將迎來更大發展。不斷涌現的新職業,就像一扇扇窗子。透過這些風景各異的窗,人們不僅能看到新的就業空間,更能觀察和捕捉到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動向、新機遇。

透過窗,看百花競放的風景,看供給側提質升級——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等新職業、新工種的出現,與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向各行各業的廣泛滲透密不可分。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新技術迅猛發展,推動生產方式發生深刻變革。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新質生產力加速培育,創新活力激越澎湃,由此應運而生的新職業、新工種不僅是時代巨輪滾滾向前的印記,也是發展向新向優向未來的見証。

透過窗,看怡然自得的場景,看需求端活力涌動——旅拍定制師、咖啡加工工等新職業、新工種的出現,體現出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近年來,隨著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居民消費向發展型、品質型升級,人們越來越追求美好生活,期望從消費中獲得更多滿足感和情緒價值:閑暇時約上三五好友聚餐擼串、在咖啡店點上一杯咖啡放空自己、拍下美美的照片為美好的旅途留下更多回憶……我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有14億多人口,擁有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蘊含巨大的消費潛力。新職業、新工種不僅體現了更加細分的消費需求,也讓人們看到了消費活力的持續釋放。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職業“上新”背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向新”。

為了讓這種向新向優的趨勢有更多人才支撐,“上新”之后,人社部還將會同相關部門制定職業標准和評價規范,加強新職業培訓和評價工作,引導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對接、與社會發展同步。要為“年紀尚小”的新職業破解“成長的煩惱”,不僅要完善新職業的職業標准和評價規范,還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訓和職業培訓,為新職業從業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會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強的身份認同感、更完善的培養體系為新職業就業者提供更廣闊、更精彩的發展舞台,讓他們在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也為創新創造的活力涌動持續貢獻力量。

(作者:陳晨)

(責編:李昉、郝孟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