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教育的雙向奔赴


點擊播報本文,約
“同學們,我們來做這道題。”在2025年服貿會教育服務展廳,一堂沒有“書本”的初中數學課吸引了眾人目光。課桌前,一台台輕薄的平板電腦代替了厚重的習題冊,學生前一秒提交答案,后一秒就能呈現在教師終端的屏幕上。
“這個智能終端用起來太方便了。”北京市平谷中學教師王爽感嘆道,“運用設備,我能實時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僅如此,這個終端還能根據學生學情智能出題,快速自動批改,極大提高了授課效率。”
“加油,已經6個了!”在“京娃”系列智能體展區,加油聲引來不少觀眾圍觀。體驗者們正借助智能輔助設備,進行引體向上訓練。“當年要有這設備,我做引體向上就不那麼費勁了。現在的技術真厲害!”體驗者范先生說。
“你看,在多個傳感器的捕捉下,體驗者的體態可以實時展現在一旁的顯示屏中。同時,通過系統的AI運算,還能生成建議與訓練計劃。”展台負責人阮微介紹,“我們的模型能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單獨的‘健康檔案’,制定合適的運動規劃。”
有沒有能夠一鍵查詢周邊教育資源的地圖?當然有!展廳中,“首都教育新地圖”依托AI與地理空間技術,構建起“學習圈、運動圈、文化圈、消費圈”四維智能生態圈。學校、圖書館、培訓機構、體育設施的位置一鍵可查,實現“就在身邊,隨到隨用”的服務。
“地圖的AI模型支持用戶輸入感興趣的課程與期望開課時間,篩選出相匹配的輔導機構,極大簡化市民查詢教育資源的流程。”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AI與教育的雙向奔赴,是本屆服貿會的一大亮點。“京娃”“新地圖”凝聚著AI助力教育教學的成果,新東方、飛象星球打造的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則展現出“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
“我們希望通過建立系統化的課程,引導學生走進AI、學會正確使用AI,最終能夠設計出AI產品,讓青少年真正融入人工智能時代。”飛象人工智能通識課的設計師表示。
智能機器人旁,北京市平谷區第十一小學的幾名學生正興致勃勃地討論著未來的夢想。“我以后一定要設計出這樣的機器人。”學生小王的眼神堅定明亮。
“教育促進科技發展,科技又能反哺教育,今天真是大開眼界。”各個展台散發的科技范兒,讓年過花甲的退休教師王先生連連贊嘆。
(記者 劉岩 通訊員 李嘉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