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培养先进制造技术“领跑者”​

——记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欧阳陵江

人民网记者 林露
2025年09月10日16:20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222
小字号

点击播报本文,约

当机床精度化为育人标尺,当产业痛点成为育人课题,他用23年坚守诠释——真正的大国良师,既有培育青年工匠的智慧,更有赋能产业升级的担当。铸匠心、传匠技、育匠才,他在“中国制造”的版图上刻写“师者担当”。

作为数控加工领域的先行者,欧阳陵江累计为国家装备制造业培育输送技术骨干、青年工匠600余名。面对产业升级需求,他牵头搭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团队攻关克难,推动多轴加工技术在高端装备领域应用,近三年为企业增效上千万元。他用创新与坚守告诉我们:靠技能,可以拼出精彩人生!

一二

欧阳陵江指导团队年轻教师给学生做技术指导。学校供图

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

1999年,数控技术在国内刚刚兴起,欧阳陵江考入了湖南工业职院数控技术专业。“要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目标,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导师张导成常叮嘱学生的这句教诲,深深烙印在青年欧阳陵江心中。

毕业时,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拿到数控铣高级工证书,在湖南省第一届大学生数控技能大赛中斩获数控铣项目第二名。优异的成绩让他成了企业争抢的“香饽饽”。欧阳陵江却说,学校花资源培养我,老师手把手教我,我得帮老师带一批学生出来。这份初心,成了他扎根职教的起点。他的选择,源自对国家产业发展需求的深刻洞察——当时,中国数控技术方兴未艾,装备制造业“人才荒”加剧。他说:“成为一名工匠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为国家培养一群工匠。”

23年间,实训车间的机床更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唯独欧阳陵江的身影从未缺席。在同事和徒弟的印象中,欧阳老师的时间表里没有节假日,只有“教学日”。他一肩挑着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企业实习指导,一肩扛起数控专业综合工程实践、毕业设计及各类竞赛指导工作,教学工作量达到年均500课时。

给学生们讲学长事迹、谈自身经历,是欧阳陵江常做的事。“我也是高职毕业生,我能做到的,你们肯定也能;学长能当‘技术能手’,你们也能。”在他看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是个事半功倍的法宝。而他自己,也从高职生一步步蜕变为行业专家,从未停止向前的脚步,在普通岗位上奋力攀登。

产业难题,当作发展机遇

“一般人不敢碰的企业痛点、行业堵点中,往往蕴藏着发展机遇。”基于这一认知,欧阳陵江牵头成立“湖南省多轴加工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组建“智能制造”“先进切削工艺”两大教研团队,围绕行业痛点申报“自由曲面数控加工刀具路径优化”等5项省厅级课题,获3项国家专利,助推多轴加工技术标准升级。

他带领团队攻坚企业难题:为长沙第三机床厂优化改进生产制造工艺,提出铝合金开粗加工新工艺,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每年超500万元;为湖南某水泵厂研发新型叶轮提供试制服务,助力这一涉及国防安全的重要课题成功验收;与某传感器生产单位合作,开发了能耐受万米地下高温高压的石油压力传感器保护壳,突破了西方技术制裁……这些年,欧阳陵江带领团队承担了多家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也为专业发展赢得了机遇。

2008年,当“五轴加工技术”在国内尚属制造业前沿概念时,欧阳陵江已敏锐意识到它代表先进制造的发展方向,并力主引进五轴加工中心数控设备。2011年设备到位,但是缺乏没有任何可参考的操作手册和成熟教学体系。

为此,欧阳陵江带着团队从最基本的机床操作学起,在反复试错中探索如何实现精准加工,再进行教学化设计与简化。两年后,40多个既体现先进制造技术、又具备教学可行性的项目案例“诞生”,让职校生也能触摸到行业尖端技术。

磨练意志,培养产业“领跑者”​

为持续打磨技能、赋能教学,欧阳陵江坚持以赛促教、以练促学。每次比赛归来,欧阳陵江都会把新技术、新标准融入课堂。“欧阳老师总能巧妙地将多门专业课融合起来讲授。我们1年能接触到20多种不同工艺类型的产品,这样的经历可以抵得上企业普通员工10年的工作经验。”202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学生卜伟伟深知,这背后是欧阳老师无数个深夜修改教案、调试设备的坚守。

在学生中,欧阳老师的“严”是出了名的。他坚信,要让学生能在企业站得住脚,自己手上就要有能让企业信服的技术,与其跟跑企业的技术升级,不如努力做个领跑者,这样才能让学生毕业时赶上企业升级的风口。

不仅教授技能,还要磨砺意志。欧阳陵江设计了一项技能考核,要求学生必须连续、没有任何差错地加工十个合格的金属小立方。每个小立方有6个尺寸,每处尺寸精度必须控制在0.03毫米内。一旦出现一处失误,必须推倒重来。有个学生在做第9个小方块的时候,丢了一个尺寸。他苦苦请求老师让他过关。欧阳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在学校丢一个尺寸可以打99分,可在企业丢一个尺寸就等于制造了一个废品。”

近年来,欧阳陵江带领的学生队伍三次在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赛项中斩获全国一等奖,他也成为业界当之无愧的“金牌教练”;从赛场到车间,他培养的200余名掌握多轴加工编程与工艺技术的学子,超80%成为先进装备制造领域企业的技术骨干,在产业升级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责编:崔競文、刘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